01 千亿资本涌动,项目储备充裕
今年以来,贵州各地招商引资工作呈现蓬勃势头。毕节市在2025年第二批重点产业招商推介中,一次性推出256个重点招商项目,拟引资总规模高达1078.58亿元。
这些项目涵盖现代能源、基础材料、轻纺服饰、生态食品、文化旅游等多个产业领域。
从“四化”产业分类看,新型工业化项目占比最大,达90个,拟引资788.17亿元;新型城镇化项目48个,拟引资129.61亿元;农业现代化项目57个,拟引资63.39亿元;旅游产业化项目55个,拟引资84.05亿元。同时,贵阳贵安也不甘示弱,设定了全年新签约项目合同投资额达到1200亿元的目标,并计划谋划储备优质招商项目300个以上。这一系列大规模的项目储备,为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02 绿色产业领跑,经济生态双赢
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贵州省投资促进局发布了94个绿色产业招商项目,拟引资额合计829.19亿元。
这些项目主要涉及生产技术清洁化、生产体系绿色化、生产工艺生态化等领域,涵盖资源精深加工、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生态食品等产业。从结构看,工业类绿色项目43个,拟引资额516.51亿元;服务业类项目29个,拟引资238.09亿元;农业类项目22个,拟引资74.59亿元。这一分布凸显贵州在绿色产业发展上的多元化布局。
论坛现场举行了贵州省绿色产业项目签约仪式,现场签约项目7个,合同投资额62亿元。绿色招商正成为贵州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的生动实践。
03 五大领域协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贵州在2025年的产业大招商中注重全域联动,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明确了五大重点招商领域。
现代化工业是重中之重。贵阳贵安聚焦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磷及磷化工等六大工业产业,谋划项目210个,力争新引进项目合同投资额800亿元。
农业现代化领域同样硕果累累。截至2025年9月,全省纳入省级调度的农业拟招商项目共251个、拟引资额436亿元,已签约项目160个,已开工123个,开工率达77%。
在文化旅游方面,贵州依托丰富资源,在4月份一次性推出1000个文化旅游招商项目,包括山地运动、康养旅游、民宿度假、低空经济等多种类型。
此外,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也是招商重点。贵阳贵安在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领域谋划项目40个,引资目标370亿元。
04 创新招商机制,提升项目转化率
贵州在招商方式上不断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产业链招商围绕本地龙头企业,梳理产业链供应链薄弱环节,建立招商需求清单,精准招引配套项目。
厂房招商通过建立市、区、园区三级厂房资源库,实现项目与载体精准匹配,确保项目“拎包入住”。
算力招商成为贵州独特优势。一方面“招算力”,加快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另一方面“算力招”,依托贵安新区算力优势,发展智算运维、算力适配等关联产业。
毕节市建立了 “1+7+4”项目推进机制,制定“1+N”产业招商方案。市委、市政府领导率队赴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开展招商,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外出招商36次,拜访企业127家,促成签约40余个项目。
05 优化营商环境,培育投资热土
营商环境优化是招商引资成功的重要保障。2025年全省产业大招商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强调,要“持续深入整治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以营商环境大改善促进招商引资大发展”。
贵州坚持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的招商路径,立足资源禀赋、比较优势、产业基础、市场资源,聚焦重大项目,用好“5+3”工作机制。
贵阳贵安在强化保障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安排,包括强化比较优势、项目谋划、要素保障、政策赋能、团队建设和工作机制。各行业主管部门主动服务招商项目,做好招商资源供给、要素保障、政策支持、审批服务等工作。
安顺市则抓住国家“东数西算”战略机遇,全力推动贵州绿色算力(安顺)基地建设,谋划了55个“大数据+”应用场景项目,通过网络运载、算网融合能力,立足安顺,服务全国。
随着一批批项目的签约落地,贵州的产业版图正在重塑。在凤冈县万头肉牛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机械的轰鸣声不绝于耳,挖掘机挥舞着长臂掘土,运输车穿梭在工地上。项目建成后,预计肉牛养殖规模近10000头,将极大促进凤冈肉牛产业提质升级。
在黔东南州麻江县,明洋食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2万吨酸汤发酵扩建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推进。项目投产后,公司年总产值将增长约15%,并带动周边约1000户农户增收。
贵州招商引资工作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