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本月又开启了首次特色小镇年度申报工作。这意味着,特色小镇已经从杭州,走向全国。本期小编整理了近日各地出台的特色小镇政策。
河北
一镇一风格
河北省以3A级景区标准建设特色小镇
2016-08-17
河北省将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培育建设100个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功能叠加融合、体制机制灵活的特色小镇。日前,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建设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这一目标。
加快打造体现河北特点引领带动区域发展的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打造,具有明确产业定位、科技元素、文化内涵、生态特色、旅游业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呈现产业发展“特而精”、功能集成“聚而合”、建设形态“小而美”、运作机制“活而新”的鲜明特征。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培育建设100个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功能叠加融合、体制机制灵活的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遵循“一镇一风格”
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的“镇”,也不是产业园区、景区的“区”,一般布局在城镇周边、景区周边、高铁站周边及交通轴沿线适宜集聚产业和人口的地域。选址应符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相对独立于城市和乡镇建成区中心,原则上布局在城乡接合部,以连片开发建设为宜。特色小镇规划要突出特色打造,彰显产业特色、文化特色、建筑特色、生态特色,形成“一镇一风格”。
特色小镇按3A级以上景区标准建设
特色小镇突出功能集成,体现产城人文四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突出节约集约,合理界定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严格划定小镇边界,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可适当放宽),建设用地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聚集人口1万至3万人。
特色小镇需突出历史文化传承,注重保护重要历史遗存和民俗文化,开发旅游资源,所有特色小镇要按3A级以上景区标准建设,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要按4A级以上景区标准建设,并推行“景区+小镇”管理体制。
每个特色小镇明确一个特色产业
特色小镇要聚焦特色产业集群和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兼顾皮衣皮具、红木家具、石雕、剪纸、乐器等历史经典产业。每个小镇要根据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明确一个最有基础、最有优势、最有潜力的产业作为主攻方向,错位发展,做到极致、一流。每个细分产业原则上只规划建设一个特色小镇(旅游产业类除外),新引进的重大产业项目优先布局到同类特色小镇,增强特色产业集聚度,避免同质化竞争。
坚持高强度投入和高效益产出,每个小镇要谋划一批建设项目,原则上3年内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以上,其中特色产业投资占比不低于70%,第一年投资不低于总投资的20%,金融、科技创新、旅游、文化创意、历史经典产业类特色小镇投资额可适当放宽,完不成考核目标任务的要退出。
公共WiFi和数字化管理全覆盖
特色小镇建设要打破惯性思维和常规限制,根据产业定位量身定制政策,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吸引企业高管、科技创业者、留学归国人员等创新人才,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建设特色小镇公共服务APP,提供创业服务、商务商贸、文化展示等综合功能。积极应用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实现公共WiFi和数字化管理全覆盖,建设现代化开放型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建设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鼓励以社会资本为主投资建设特色小镇。每个小镇要明确投资建设主体,注重引入龙头企业,以企业为主推进项目建设,鼓励采取企业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建设的发展模式。
增加百万奖补资金建设特色小镇
省市县美丽乡村建设融资平台对相关特色小镇的美丽乡村建设予以倾斜支持,对符合中心村申报条件的特色小镇建设项目,按照全省中心村建设示范点奖补标准给予重点支持,并纳入中心村建设示范点管理,对中心村建设示范县(市、区),再增加100万元奖补资金,专门用于特色小镇建设。
申报特色小镇数额不搞平均分配
特色小镇采取自愿申报原则,由各县(市、区)结合实际提出申请,由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向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报送创建书面材料。各县(市、区)制定创建方案,明确特色小镇的四至范围、产业定位、投资主体、投资规模、建设计划,并附概念性规划。
对各地申报创建特色小镇数额不搞平均分配,凡符合特色小镇内涵和质量要求的,纳入省重点培育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制定年度考核办法,以年度统计数据为依据,公布年度达标小镇,兑现奖惩政策;对连续2年没有完成建设进度的特色小镇,退出创建名单。
通过3年左右的创建期,对实现规划建设目标、达到特色小镇标准要求,通过验收的认定为省级特色小镇。
温州
与产业结合与旅游融合 温州要建50个特色小镇
2016-08-16
近日,温州出台《温州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力争通过3年努力培育创建50个左右省、市级特色小镇,其中省级特色小镇15个左右、市级特色小镇35个左右。其中,每个县(市、区)原则上要创建1个以上省级特色小镇,每个工业大县(市、区)要谋划1个制造类特色小镇。

自去年温州市召开特色小镇推进会以来,全市共设立省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26个。其中,列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5个,省级培育对象4个。同时,瓯海、乐清、永嘉等地储备创建了一批本地特色小镇,全市初步形成省市县梯度联创、分级培育的特色小镇创建氛围。
未来三年如何做足特色小镇的“特色”文章?规划提出,未来三年温州市将优先发展信息经济、文化创意、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金融服务、时尚、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和历史经典产业类型特色小镇;依托时尚小镇的培育创建,加快推进服装、鞋业等轻工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电气、汽摩配、泵阀、专用机械等产业集群转化提升,并通过特色产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力争把每一个特色小镇建成AAA级以上景区。
未来三年,特色小镇建议将探索与园区改造提升相结合的路径,依托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浙南科技城)、两家省级产业集聚区和多个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推进科技梦想小镇、温州汽车时尚小镇等项目建设;
结合电气、鞋业、服装、汽摩配和泵阀等传统支柱型产业和多个特色集群产业,重点推进瓯海时尚智造小镇、苍南台商小镇、平阳宠物小镇、永嘉桥下玩具智造小镇、乐清智能电气小镇、瑞安智能汽配小镇等优势制造业小镇;
依托雁荡山、楠溪江、文成、泰顺、洞头等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重点推进文成森林氧吧小镇、雁荡山月光小镇、泰顺氡泉小镇等项目。
在未来三年特色小镇发展蓝图中,创业创新小镇建设将成为重头戏。未来三年,我市将重点谋划打造一批高科技含量的创业创新小镇,重点推进温州万国财富小镇、龙湾文昌创客小镇、乐清创富港湾小镇等项目建设;发挥创新平台对创新要素的集聚效应,重点推进瓯海慈湖科创园、龙湾创客基地、创新大厦、乐清正泰创新创业园,瑞安汽摩配小微企业园、创业孵化基地,永嘉教玩具创业园,平阳金融创新中心、浙南科技城创客总部等项目建设。
据悉,围绕省级特色小镇3年完成5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原则上第一年完成投资不少于10亿元;市级特色小镇3年完成2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发展目标。通过3至5年努力,实现市级以上特色小镇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达800亿元左右,其中特色产业投资占比不低于70%。
天津
天津编制特色小镇规划 创建10个市级实力小镇
2016-08-14
天津市政府办公厅近日转发《天津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推动方案》,到2020年,全市将创建10个市级实力小镇、20个市级特色小镇,在现代产业、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商业贸易、自主创新等方面竞相展现特色,建设成一镇一韵、一镇一品、一镇一特色的实力小镇、特色小镇、花园小镇。
特色小镇啥样?据天津市规划院规划师介绍,与以往示范镇相比,特色小镇具有四大特色。一是重运营、轻开发。以往的示范镇建设需要对原有镇区进行大拆大建,多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特色小镇的建设不再以简单的大规模开发为主,更多引入城市运营的理念,把文化功能作为“内核”,充分挖掘、展示地域优秀传统文化,更强调对传统文化的活化利用,形成凝聚特色小镇的新的文化氛围。二是重市场、轻行政。特色小镇具有紧凑而明确的空间范围(3平方公里左右),更强调“转型”和“创新”的含金量,它集聚的是整个产业链中一部分高端的核心环节,以及与主导产业相互关联、共存、促进的各种创新功能、服务功能、社区功能、文化功能等。三是重颜值、低成本。特色小镇在满足小镇居民产业、居住、游憩等功能基础上,更强调精细、美观而具有地域辨识性,更加强调小镇绿化景观等的塑造,实现城乡空间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四是重制度、轻蓝图。要“一镇一策”,“一类一策”,摒弃“先拿牌子、政府投资、招商引资”的传统做法,同时对特色小镇的企业全面实现电子化审批。
目前,天津市各区相继启动编制特色小镇规划。武清区将打造电商小镇、台商小镇、工业创新小镇、创客小镇、欧式风情小镇、运河创意休闲小镇等“市级特色小镇”,以及自行车小镇、绢花小镇、泉州水城、津门首驿、东方马都等“区级特色小镇”。西青区中北镇打造产城融合特色小镇,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汽车。东丽区华明高新区建设制造业特色小镇,打造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基地,同时发展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新材料、工业科技打印等。
注:文字与图片均来自网络,经编者整理,欢迎转载,请关注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