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在第27届全国书博会上,几位读者通过手中的“VR”眼镜来“阅读”图书。本届书博会上,“VR+图书”、“3D打印”、裸眼3D技术、机器人互动、绿色创意印刷等给读者带来了不同的阅读体验。 记者耿辉 田瑞夫摄
带着浓浓墨香的纸质书籍,曾经是我们阅读的唯一选择。然而当下媒介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数字化阅读正以其强大的冲击力,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读书生活。数字化时代我们应该如何阅读?在第27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这一话题成为读者、作家和出版界关注的焦点。
数字化碎片阅读持续升温
“等车聚会低头党,睡前醒后手机党;世界之大,也不过微博微信朋友圈。”6月2日,专程带孙女来书博会淘书的廊坊市民刘清江如此形容身边的年轻人。“每次有与读书相关的活动,我都尽量带孙女参加,就是为了让她能够更多感受阅读氛围,不要像她的父母一样,回家就捧着手机放不下。”刘清江说,前些年,儿子每天还能花些时间来翻翻书,但是最近几年,刷微信微博占据了大量空闲时间,书早就被丢在一边了,怎么说也不管用。据他观察,像儿子这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
记者在书博会现场随机采访了几位年轻读者。刚刚参加工作的夏莉莉说,因为平时工作比较忙,通常是利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看微信和公众号文章,但是如果文章稍长些,就没有耐心读下去了。她感觉数字化的碎片阅读确实无法让人静下心来思考,“我很享受上学时安安静静读书的时光,仿佛能听到自己内心与作者的对话。上班后,阅读纸质图书的时间越来越多地被读屏所挤占。”
与数字化碎片阅读持续升温相对的,则是纸质阅读的严重不足。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今年4月发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率高达66.1%。成年国民手机阅读率、阅读时长连续8年增长。10.5%的国民表示,2016年减少了纸质读物的阅读。
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部主任宋强看来,数字化阅读是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人们几乎没有时间坐下来静静地读完一本大书。但是碎片化阅读容易使人形成惰性,不易形成深度的、系统的知识体系。“一个人每天可供阅读的时长是相对固定的,数字化阅读的兴起,必然会挤占纸质读物的阅读时间。”
阅读需因势利导、各取所长
“数字化阅读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在这种形势下,应当顺应读者阅读方式的变化,将读屏与读书有机结合,因势利导、各取所长。”6月1日,全民阅读的倡导者,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在做客本届书博会“红沙发”访谈时分享了自己的读书之道。
“忙时读屏,闲时读书。”谈到阅读,聂震宁给出了这样的建议。他认为,书籍形式的变革,从来就是向着材质更轻、阅读更方便、传播更快捷的方向迈进。人们可以利用碎片时间,通过手机阅读来获取信息、新闻,但闲下来的时候还是要读书。“读书对个人成长有许多好处:为求知而读,读以知之;为有用而读,读以致用;为修身而读,读以修为;读中有乐,读以致乐。”同时,他还强调,独读书不如众读书。每个人读书的收获不尽相同,当大家彼此交换阅读心得时,就可以更为深入地去读懂、读透一本书,这相较于一个人读书效率更高。
谈到读屏与传统阅读相比较而言的优势,湖南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陈新文说:“读屏有着快速、及时、交互、便捷的优点,这些是传统阅读所不具备的。但是,读屏需要有效地加以完善和引导。”陈新文说,仅仅有电子书、平板电脑或者其他数字化深度阅读的工具还不够,还需要适合数字化深度阅读的内容作支撑,用好的内容去抢占数字媒体的市场和阅读空间,而不是放任低俗化、娱乐化的内容泛滥成灾。
经典名著仍是人们阅读首选
6月1日,适逢孩子们的节日,书博会场馆里的学生数量明显增多。12岁的佐心怡今年上六年级,她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展位前认真翻阅《呼兰河传》。她告诉记者,快要放暑假了,自己打算买一些老师推荐的经典图书,利用假期多读书。“老师不定期会给我们提供一些书单,都是国内外的经典著作。阅读这些书籍能帮助我们了解历史,学习很多人生哲理,遇到什么问题也往往能从书中找到答案。”
记者在书博会现场看到,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北京出版集团、山东出版集团等代表团展位的书柜上,经典图书都被放在显著位置。山东威海天梯图书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刘静告诉记者:“每一届书博会,读者对经典名著的关注度都很高,这类书的销量也非常好。”
今年47岁的陆天专程从天津赶来,《四库全书》《中国通史》等包装精美的套装图书装满了四个大袋子。他说:“无论读屏还是读书,阅读经典名著,都应当成为首选。经典名著中蕴含着浓郁的书香,能使人心情愉悦,感受到蓬勃向上的力量。阅读经典名著,还能使人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净化人们的心灵。”
5月31日书博会开幕当天,历史学者阎崇年在“读者大会”上说,阅读是为了让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更为丰富,所以不应该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那些并不值得一读的书上。“阅读经典名著就是阅读智慧。朋友让我荐书时,我都会从经典名著中挑几本给大家选择。”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开启智慧人生的航程,要从阅读经典名著开始。作家余秋雨在本届书博会上表示,经典名著作为代代相传的人类智慧结晶,就像是历史文化海洋中的灯塔,提供经验,指引方向。此外,阅读经典名著要多和自己的人生实践联系在一起,从书中汲取养分,丰富人生阅历,这对于当下社会精神的养成有着深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