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上午11点,2016贵州省军民融合产业招商引资大会在贵州省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金书波、国家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张建华,贵州省委常委、副省长慕德贵等约700人出席大会,会议由贵州省副省长卢雍政主持。
据了解,贵州省委、省政府把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高规格组建了以省委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全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依托深厚的军工历史,发扬老三线、展示新风采,不断完善发展环境,提升服务能力,吸引广大客商会聚贵州投资兴业。截至目前,各类军转民、民参军领军企业和国际航空航天大企业集团招商,已达成了合作项目98个、总投资525亿元,使军民融合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当前,贵州军民融合产业大有可为,来黔投资兴业正当其时。”慕德贵说。现在的贵州,各方面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势头持续向好,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开辟广阔空间。
据悉,国家实施正一批重大工程和重点型号任务,支持民企进入武器科研生产领域,国防科技工业把核心力量放在做大做强军工主业上,鼓励军工配套协作业务向民口企业转移。贵州产业基础厚实,已经形成以航天、航空、航发、电子四大板块为主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拥有规模以上国防科技工业51家,主要集中在贵阳、遵义和安顺,形成4个重点产业园区,产业集聚效和协同发挥优势明显。贵州拥有坚实的军工基础和较为完整的配套体系,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研发机构77个,各类科研人员2.7万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5.2%。
贵州省还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支持政策,大力培育大数据、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为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拓展市场空间。现代立体交通网综合效益不断释放,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实现高速铁路连接,通航机场市州全覆盖,有力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据介绍,“十三五”时期,贵州省将努力推动全省军民融合产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8%,到2020年全省国防科技工业规模进入全国前10位。将抓住技术上“军转民”、资源上“民参军”两大融合点,搭建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军转民技术与产品推广,开辟军民融合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扎实推进军民融合项目引进、技术转化、人才培养、要素整合和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省军民融合产业联盟作用,积极推动“政产学研金”全产业链合作,做好市场开拓、产品研发和技术攻关服务。
为引进更多优强企业到贵州投资兴业,贵州省政府从国防航空、大飞机配套、通航产业、外贸转包、航天板块、电子信息板块、发动机板块、交通装备等入手,积极面向十大军工集团所属企业、部队装备和后勤部门、各类军转民、民参军领军企业和国际航空航天大企业集团招商。
会议当天,选取了36个、总投资276.6亿元的项目进行集中签约。中国航发贵州黎阳发动机公司董事长牟欣、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副院长骞西昌等作了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