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金融城
贵阳,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一片热土,生机勃勃。依托贵州金融城,贵阳重点发展大数据内容中心、服务中心、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其大数据产业已跑在全国前列。
设立全国首个大数据交易所,推出全国首座众筹金融交易所,创建防控金融风险“大数据模式”……贵阳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种下了“智慧树”、开出了“钻石矿”。
挖掘数据价值
首个交易所会员超500家
围绕“大数据+金融”,贵阳着力构建大数据金融体系。
2014年初,与深圳、宁波、合肥、成都一起,贵阳成为全国首批五个移动金融试点城市,推动移动金融的应用和发展。2014年11月,贵阳率先发出全国第一张符合央行标准及MTPS规范的移动金融SIM卡,并配套启动了公用事业缴费、超级转账、手机理财等一批应用;2015年4月,“贵州通”TSM平台正式上线运营,实现了行业应用发布及为地方金融机构发行金融产品的功能。
“终究有一天,数据的价值会超过土地及黄金。”贵阳以建立大数据交易所作为核心,推动数据的交易和流通。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成立于2014年12月31日,2015年4月14日正式挂牌运营,是我国第一家大数据交易所。交易所秉承“贡献中国数据智慧、释放全球数据价值”发展理念,旨在推动政府数据公开、行业数据价值发现。通过自主开发的电子交易系统,面向全球提供围绕大数据交易的数据确权、数据定价、数据指数、数据交易结算交付、安全保障、数据资产管理和融资等综合配套服务。
交易所总部位于贵阳,现已建成北京、上海、深圳和成都四大运营中心。截至2016年9月,交易额累计突破1亿元,交易框架协议已接近3亿元,发展会员超过500家,可交易数据产品品种接近4000个,可交易的数据总量超过60PB。
围绕数据交易,贵阳还先后组建了大数据资产评估中心、大数据征信中心、数据投行、大数据与金融投资市场等相关平台。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说,贵州作为国家大数据发展的综合试验区,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大数据发展的政策。贵阳市率先挂牌运营全国首个大数据交易所,培育多家大数据示范企业在全国形成先行优势,奋力推动了大数据金融信用体系建设。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大数据不仅是技术革命,也是一场经济革命,同时是一场国家治理的革命。贵阳通过推动大数据发展,正在成为信用服务的大数据产业中心,推动全社会的信用建设,特别是金融信用信息的建设呈现出勃勃生机。
产学研聚集
为“大数据+金融”蓄力
2015年5月27日,全国首家众筹金融交易所——贵阳众筹金融交易所正式运行,打造创新创业的金融支撑平台。众筹所积极构建专业、完备的众筹金融生态体系,推进债券众筹、收益权众筹、公益众筹、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及实物众筹等“五板”交易板块建设,开展与新三板联动交易,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批创新、创业型优质中小企业在交易所挂牌。
贵阳市以金融技术的推广为核心,支撑大数据金融的各类应用场景建设,努力推动区块链、VR/AR、人工智能等金融底层技术在大数据金融方面的应用。目前,百融金服、瀚德金创、井通、勤智科技、乐活电商、普银等近百家这样的金融科技企业纷纷落户贵阳,提供就业机会1200余个,聚集硕士、博士等各类高端人才近100人。基于金融科技的一些重要应用场景也在贵阳纷纷出现,仅区块链技术应用方面,目前,已经与国内外多家区块链产业、技术和组织进行合作,开发了区块链票据交易平台、区块链消费积分交易平台、区块链与数据资产投资、区块链与数字资产交易、区块链与互联网金融监管等多个应用场景,出版了《区块链金融》和《区块链世界》等书籍。
2016年1月8日,经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批准,贵阳成立跨部委、跨行业、跨区域的大数据金融服务机构“中国大数据金融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中国投资协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哈工大集团、金电联行、宜信、易宝支付等一批与大数据金融创新相关联的政、商、学界人士共同参与,为贵阳市汇聚大数据金融发展的智慧力量。
2016年4月,贵阳市人民政府与贵州财经大学合作,推动成立了全球第一家以大数据金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核心任务的“贵阳大数据金融学院”,首批已遴选了102名计算机、IT专业和金融专业的四年级本科生、15名二年级研究生进入学院学习。
防控金融风险
制度创新牵手技术创新
贵阳在大数据与金融领域融合发展的实践中,始终坚持将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将新金融和传统金融相结合,将创新发展与信用体系建设和风险控制一体推进,两手抓,两手硬。
以“数控金融”平台建设为核心,贵阳市初步建立起大数据防范金融风险的体系。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传统金融,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包括P2P、众筹、第三方支付等进行监管。形成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技术整合为运用,以平台监管为载体的全面风险防范体系。与金电联行、勤智数融等合作,开发大数据防控金融风险的“数控金融”平台;与数联铭品(BBD)合作,对PE/VC领域进行风险预警,严防非法集资;并开发中小微企业征信和融资服务平台、小贷和担保行业大数据监管平台。贵阳逐步探索出一个兼顾创新发展和防控金融风险的“大数据模式”。
2016年11月1日至4日,贵阳联合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保险业协会共同举办了大数据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和风险控制系列活动。来自海内外有关监管机构、金融企业、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的政要、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等1000余人齐聚贵阳,共谋大数据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和风险控制之道,形成了《大数据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和风险控制活动的贵阳共识》。活动的举办和共识的形成,是贵阳在努力建设中国乃至全球大数据金融中心的目标征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书春表示,谁拥有未来的大数据思维,谁就拥有未来金融的话语权。在大数据基础建设方面,贵阳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期待贵州、贵阳省市两级抓住大数据产业进入国家战略层面的契机,利用大数据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和风险控制系列活动的成果,在体制机制、发展模式、安全运营等方面日益创新,勇于实践,探索出大数据产业综合发展的成功之路。(马仲齐)
原刊于《 人民日报 》( 2016年12月29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