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虽然有利有弊,但确实也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管是工作、外出旅游、购物或者生活中的其他活动都离不开互联网的帮助,其中移动支付实现了人们带着手机就能走遍天下的梦,移动支付的便捷相信被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
随着移动支付的流行,现金交易在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少,交易时代正在进入“无现金时代”。现在的人们出门,不用带着钱包,不用带着银行卡,在手机绑定银行卡的前提下,拿着手机出门就可以尽情地消费。
移动支付在中国非常流行,已经与人们的生活融为一体,不可分割。但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移动支付似乎并不怎么普及,尤其是越发达的国家,反而越不流行移动支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究竟何在呢?
移动支付的应用需要在用户与银行之间搭建一个第三方支付平台,是的,数字货币可以在用户、商家、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之间相互流通。尽管移动支付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隐患,增加了一些风险。
世界上的那些发达国家之所以不推行移动支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觉得“无现金时代”存在危险,移动支付很难保障个人资金的安全,相比之下,传统的现金支付显得更加可靠。现在的生活被大数据覆盖着,在人们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消费时,大数据会抓取人们的消费习惯,同时个人的行动轨迹也可能会暴露出来。
经常在网上购买东西的人应该都有所了解,网络平台总能推送给用户想要的东西,不管是商品的种类还是商品的价格,都符合人们的消费预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就是源于大数据对个人消费习惯的提取。
其次,在移动支付上,被诈骗的风险提高了。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在二维码或链接植入病毒,只要用户对二维码进行扫取,或者点入链接,绑定银行卡的各类软件就会轻而易举被不法分子给破解,银行卡里面的资金也会不翼而飞。
再者就是各个国家之间的支付习惯不同。以美国为例,美国的信用卡支付系统非常完善,政府部门也鼓励人们使用信用卡。根据相关数据表明,截止到2020年,美国人均手持信用卡约四张,POS机更是随处可见。
而且使用信用卡,还可以积累信用分,当信用分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免密小额支付,当消费金额达到一定标准,还可以得到一些奖励。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信用卡支付系统完善,人们已经习惯了使用信用卡消费。
信用卡支付虽然属于传统的现金支付,但也非常方便,在移动支付这种新的支付方式的介入下,也没有必要改变原有的消费习惯。发达国家移动支付不流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国外银行私有。
我国大部分人手里的银行卡都是属于国有银行旗下的,人们想要实现移动支付,势必要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而第三方支付平台只是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加便利的支付途径,最终的支付金额还是来源于银行卡,绑定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的银行卡,国有银行的是首选。
但国外不一样,国外的银行大部分都是私有的,一方面,很难有一家第三方平台可以对这些私有银行进行全面的合作,另一方面,一些私有银行也不会放弃自己的利益去扶持一个第三方平台。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可能移动支付在中国发展如火如荼,但在国外可能就会“水土不服”,毕竟每个国家的现实条件都是不一样的。人无完人,这个道理对于世间的任何事物都同样适用,移动支付的方便以及高效率化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很大的改变。但同时,移动支付也伴随着隐私泄露,资金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它所蕴藏的风险也是不可否认的。
总结:
不管是支付宝支付还是微信支付,移动支付的发展也不到20年的时间,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备受人们的喜爱,显然它是有一定优点的,但所存在的风险也值得人们警醒。不过,随着监管技术的增强,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国家对于数字人民币正进行着有序规划,相信在不久的未来,移动支付可以让人更放心的使用。